2018/11/27 金字面山(農曆十月二十)
金字圓山(大金字面山) 海拔350公尺
金字面山(小金字面山) 海拔346公尺 美濃聖山
人斗山(人頭山) 海拔390公尺 三等三角點476號
金字圓山(大金字面山) 海拔350公尺
金字面山(小金字面山) 海拔346公尺 美濃聖山
人斗山(人頭山) 海拔390公尺 三等三角點476號
我的路線:
前言:
2017年的最後一天,參加旗尾連峰大縱走,經過金字圓山時,誤認是金字面山,加上行程匆匆,因而與金字面山緣慳一面。趁著今日天氣晴朗,空氣品質良好之際,登上「美濃聖山」應可清晰的俯瞰美濃平原,眺望旗尾連峰。
(10:25)
下國10直行,轉高140縣道,朝美濃民俗村的方向走,就會看到呈三角錐狀的金字面山,佇立在旗尾連峰間。
遠眺旗尾群峰,建築在山頭上的旗尾山祠,特別醒目。
由美濃民俗村對面的鄉道轉入,迎向金字面山。
金字面山,巉巖峭峙,不生草木,冷峻傲然。
經過福美路的十字路口,直行進入,巷道縮窄,轉彎處有一間福德祠。
(10:33)
清泉佛堂路旁,有較寬闊的空間,可以路邊停車,佛堂鐵門深鎖,未立招牌,是私人靈修處所。
多花油柑灌木,葉橢圓,漿果扁球形,成熟時由綠變紅,再轉為紫黑。
整裝後前行,右側民宅裡養了幾隻看家狗,這狗兒並不安分,有陌生人經過,就會衝出狂吠,不予理會便是,沿著民宅旁的溝渠小徑上行。
(10:48)
參考軌跡圖,登山路線似乎是沿著溪溝上溯,這條剛整治的溪溝,修築了幾道攔沙壩,堤岸的落差變大,一時下不了溪床,在雜亂的野林中竄行。
朝溪溝的方向切過去,大小岩塊遍佈,上頭是未經整治的野溪,枯水乾燥,有不少刺竹叢,掉滿竹落葉,還算安全好走。
巨岩遍佈的乾溪溝,四周林子密不通風,即便是在冬季,也得悶出一身汗來。
(11:17)
終於看見一條步條,心裡才踏實了一點,希望能循著步條一路向上,不用再探路摸索。
彷彿已走在對的山徑上,這條路線鮮少人走,步條並不多,我得盯緊每一條步條。
在路徑不明的山區,遠處的步條,就是指引我前進的方向。
再度進入乾溪溝,裡頭佈滿岩石,這條山徑大致就是沿著溪溝上行。
遇大岩塊阻擋時,得手腳並用,攀爬翻越而過。
遇見拉繩,代表有人走過,更有信心的往上走。
(11:28)
包覆著飼料袋的樹幹,原來是棵咬人狗,為了避免山友不小心誤觸,而遭咬人狗螫傷,才會佛心的包起樹幹。
一棵大倒木橫阻,另覓通道繞行。右側看似明顯的路徑,若要跨過倒木,頭頂有咬人狗,可能會不小心碰觸,或許彎個腰從倒木下方爬過,會相對安全一點。
正當屈膝爬行之際,突覺手肘及膝蓋一陣刺痛,難道是遭紅螞蟻攻擊了嗎?刺痛難奈,起身撢衣,不見螞蟻,觀察跪爬之處,只有大枯葉,心中一沉,這是咬人狗的落葉啊!竟然沒意識到咬人狗的落葉仍會咬人,這下子中標了,我誤入了咬人狗的陷阱了!
另覓他途,鑽行藤蔓雜生的野林,腺果藤最為難纏,鉤扯衣帽,絆腳拉包,寸步難行。
腺果藤,攀緣藤本,葉橢圓形,小枝具銳刺,分枝常呈十字對生。
終於繞過倒木,觀察四周環境,猛然驚覺,身陷咬人狗森林裡,這棵大倒木也是一棵咬人狗吧!我的手肘及膝蓋依舊刺痛著。
林下長了不少黑星紫金牛,枝葉茂盛,葉波浪狀,圓鋸齒緣,熟果黑色。
山谷裡難得的透空處,仰望旗尾連峰(福美山?),山頂還有大段的距離,我得加緊努力。
經過螫痛的教訓,我開始留意到,乾溪溝裡到處都是咬人狗的落葉,再也不敢席地休息。
仰觀咬人狗的樹冠,樹葉濃密遮天,這條步徑少有人走,或許就是咬人狗佈下天羅地網,兇猛異常,我竟誤闖了。
溪谷岔流,右溪溝乾爽緩坡,乃循右溪而上,走了一段路後,愈發陡峭難爬,且久久未見步條,趕緊下到岔流處,改由左溪上溯,果然再見步條。
(12:03)
又看到包覆飼料袋的咬人狗,顯然還沒脫離咬人狗的勢力範圍。
樹幹上有釘牌,寫著「憤怒的咬人狗」、「咬人狗不能摸」,我早已領教過了,現在還隱隱作痛中,另有「山呂」的圓蓋,是這條步徑的開拓者吧!
這一株「千年咬人狗」,樹幹的確夠粗壯、夠憤怒,就像是深山的猛虎,盤踞岩崖邊,虎視耽耽的盯住上山的山友。
在千年咬人狗後方,有一顆超級巨岩,岩體圓滑溫潤,是不可多得的萬年石。
爬上萬年石,頗有登頂的舒暢感,俯瞰千年咬人狗與竹叢。
離開巨岩,開始有長陡坡,垂著一條長拉繩。
陡坡乾鬆,土石細滑,急陡處甚至有兩條拉繩,方便雙手抓握。
拉繩的盡頭透光處就是金字鞍部,位於金字圓山與金字面山之間。
(12:22)
上到金字鞍部,密佈藤蔓,野木雜林,視野有限,朝右稜線前往金字面山。
藤蔓雜蕪阻道,勉強蹲低攀行,加上稜線陡峭,背負大背包,還得應付枝條鉤扯,並不好走。
拉繩是稜線上重要的輔助工具,仰賴拉繩才能安全的通過險要瘦稜。
北面透空處,可以看到旗尾連峰稜線,和人斗山前的大峭壁。
(12:33)
抵金字面山,山頂兩側是聳峙的裸岩,呈V字形的山頭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。
站在金字面山俯瞰美濃小鎮風光,最是愜意而暢快。今日天晴地明,雲淡風清,最是登頂的好時機。
美濃平原上的阡陌縱橫,良田沃野,房舍錯落,美濃湖秀麗,美濃溪蜿蜒,大冠鷲在空中盤旋。
曾經參訪過的福安國小,校舍建築融入客家菸樓的元素,美濃窯燒製的陶藝作品佈置校園,在操場上目光被金字面山吸引,耀眼而峻拔,烙下今日登頂的種子。
美濃湖的湖光山色,算得上是美濃的勝景,曾是一座灌溉用的人工湖,如今泥沙淤積變成濕地,是遊人休閒散心的好去處。
西南方向,旗尾連峰,山勢不高卻峻峭有型,尾稜沒入美濃平原裡。
東北方向,人斗山、雙峰山、月光山,均在同一旗尾稜脈上。
觀看~眺望旗美連峰
金字面山有兩塊突兀的岩峰,分踞南、北兩端,北岩峰上勉強可站上一人,卻是驚險,是金字面山的最高點。
南岩峰則是一塊裂成兩半的橢圓形岩體,險峻無法攀登,金字面山的金面峭壁,就位在裂岩下,視之不得。
這塊裂成二半的橢圓岩體,就這樣危顫的斜靠在一起,直到天荒地老,岩石無情人有情,誰道天涼好個秋?
一塊褪色的鐵牌,寫著「美濃大尖山」,是金字面山早期的稱呼吧!這「大尖山」的稱謂,在台灣何其多,還是以「金字面山」名稱道地響亮!
一隻白三線蝶停棲在岩峰上,曬著暖陽,與我做伴,金字面山山頭侷蹙,是僅容兩人的小天地,多一人便磨肩接踵,稍感礙眼,不過,還是以一人獨享,最為悠哉自在。
對面的山頭便是金字圓山,等一會要先下切金字鞍部,再上爬到金字圓山,一想到便覺得好累!
(13:06)
開始折返,稜線上多巨大岩體,岩坡上匍匐著老莖藤,會是惱人的腺果藤嗎?
假菝葜,繖形花序3~7個,葉鞘短,漿果橢圓形,成熟時由綠轉藍黑。
急陡下稜線,不比上山來得輕鬆,抓緊拉繩,步步為營。
下到金字鞍部,今天就是從這裡爬上來的,直行前往金字圓山。
過了金字鞍部,轉為陡上,整片岩壁上攀附著交錯的藤蔓和根系,岩壁陡峭,踏點難覓,攀爬不易。
(13:26)
上抵金字圓山,北眺群峰,展望的確不及金字面山。
樹幹上的釘牌寫著金字面山,350公尺,應該是筆誤吧?一直未見修正。
去年縱走時,曾見立有「金字圓山」的自製水泥樁,如今水泥樁不再,山頭為灌叢所攻佔。
楠梓仙溪(旗山溪)傍著旗尾連峰西側山麓向南流。
回到旗尾連峰主稜線,轉右下切經密竹叢,前往人斗山。
竹叢密集成林,步徑明顯且寬大,標準的竹叢隧道。
上到岩稜,視野開闊,眼前的人斗山,山徑曲折崎嶇,似近還遠。
再度下切,如坐雲霄飛車,高上低下,夠折磨人的。
岩稜堆疊,窒礙坎坷,少了灌叢、藤蔓的屏障,光秃瘦削的岩稜路,走來心驚驚、臉青青!
從這個角度端詳人斗山,高聳挺拔,氣宇非凡,頗具王者之風,值得佇足品味。
離開稜線腰繞,再度鑽入密竹叢林,山徑位於稜線西緣的岩牆下。
竹叢細密高大,遮陽又陰涼,山徑鋪著竹落葉,還蠻舒適清爽。
螺旋狀的藤蔓,曾經攀附樹幹而上,才會雕塑出如此曼妙的造型。
看到陡坡了,人斗山就在陡坡之上,這個垂直的長陡坡,是個恐怖的大峭壁,最好在上下無人時攀爬,會比較安全。
(14:03)
奮鬥幾分鐘後,上抵人斗山(人頭山),腹地長條狀,此刻四下無人,就在此悠閒自在的享用午餐。
熱門的山頭,免不了人為的干擾,常看到種植一些不屬於此地的植物,種這馬拉巴栗,不知有何意義?
一條長拉繩直下缺口,這個缺口就是陡攀上來的斷稜峭壁。
南面有眺望平臺,是欣賞金字面山和金字圓山的最佳眺望點,兩山間由金字鞍部連接。
(14:53)
下山之路變得輕鬆而快速,平坦好走的靈山步道,是熱門的健行路線,遇到第一位山友。
西側透空處是旗山,可以眺望楠梓仙溪的沖積平原。
(15:02)
靈山頂福德祠,附近擺放不少桌椅,有幾位鄉親在廟旁閒話家常,向前合十頂禮。
東邊的草坪上有一涼亭,是晨間運動的好處所,也是旗月縱走的中繼站。
順著水泥路下靈山,路面不寬,會車不易,既然來登山健行,自然無需開車上山吧!
剛完工的邊坡及治水工程,擋土牆上雕刻猴子,台灣獼猴目前在山區可真不少,一人獨行時,有時也怕被猴群欺負。
止觀,頗具禪意,靈山觀靈猴,是否上了靈山也能啟迪自身靈性呢?
(15:15)
雷音禪寺旁,有廣大的停車場,來靈山健行的遊人,大都將車停放於此,再步行上山。
雷音禪寺,建築群完備,叢林清幽,背倚翠竹修林,前臨清溪流泉,不便打擾禪修淨地。
續下行,路旁可見垂直的片狀岩層。
(15:22)
路口有一巨石刻有「南無阿彌陀怫」,對面有間「開基伯公」的福德祠,美濃人視土地公為家中長輩,信仰普遍而虔誠。
過美濃窯後,右轉福美路,眺望靈山大鞍部,正對著我微笑。
開卡蘆,大型草本,具匍匐地下莖,莖桿中空,直而高大,莖節如竹,花序硬挺如煙花。
眺望金字面山,峭壁削平如面,泛著金光,是美濃人記憶中的一座山~美濃的聖山。
閱讀金字面山的傳說,凝望著金字面山,腦海中浮現更久遠的歷史畫面。
(15:48)
再看一眼金字面山,今日專程朝聖而來,登上山頂,反而看不到這片金面峭壁,還是從美濃仰望金字面山,更有景仰之情愫。
後記:
1. 這條沿溪溝上溯的山徑,是乾季限定,雨季濕滑,又是水路,並不適宜。
2. 金字圓山,也稱做「大金字面」,而金字面山,反而叫「小金字面」,兩山的高度僅差4公尺。
3. 由金字圓山前往金字面山,路徑陡峭難行,易滑,不適合大隊人馬登臨,專屬散客的登山祕境。
4. 金字面山獨立於旗尾連峰之外,憑藉金字鞍部與金字圓山相連,去年的旗月縱走,漏走金字面山,今天總算補齊。
我的足跡:
Google 地圖:
Google Earth:
參考資料:
延伸網頁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